湿地环境复杂,土壤松软、含水量高,对轮式挖机的作业构成了极大挑战。在湿地进行工程建设时,若想让轮式挖机高效、安全地完成任务,就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对策略。
首先,设备的选择至关重要。针对湿地松软的地面条件,要优先选择接地比压小的轮式挖机。这类挖机通常配备宽幅轮胎,增大了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,从而分散了机身重量,降低单位面积的压力,减少陷入泥沼的风险。部分轮式挖机还可选用特制的湿地履带,其履带板节距较大,且表面有特殊的花纹设计,进一步增强了在湿地的附着力和通过性。同时,要确保挖机的发动机具备良好的防水、防潮性能,防止因湿地高湿度环境导致发动机故障。
施工前对场地进行预处理,能为轮式挖机作业创造有利条件。可以在湿地表面铺设钢板、土工布或竹排等材料,形成临时的作业平台。钢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,能有效分散挖机的重量;土工布则可起到隔离和加筋的作用,防止土壤被扰动,增强地面的稳定性;竹排成本较低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地面承载能力。通过这些措施,能显著提高湿地地面的承载能力,保障挖机稳定作业。
操作过程中,需要掌握特殊的技巧。在湿地作业时,挖机的行驶速度要缓慢且平稳,避免急加速、急刹车和急转弯。因为这些剧烈操作会使轮胎瞬间失去附着力,导致挖机陷入泥中。挖掘作业时,要根据土壤的松软程度合理控制挖掘深度和力度。若挖掘过深,挖机可能因重心失衡而倾斜;挖掘力度过大,则易导致挖斗陷入泥中无法自拔。此外,保持挖机的平衡至关重要,操作人员要时刻关注挖机的倾斜度,必要时可通过调整履带或轮胎的位置来保持平衡。
安全保障措施同样不可或缺。在湿地作业时,要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,如绞盘、拖车等。一旦挖机陷入泥沼,可利用绞盘进行自救或等待拖车救援。同时,为操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,如防水服、防滑鞋等,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人身安全。另外,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水文情况,避免在暴雨、涨水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作业,防止发生意外事故。
轮式挖机在湿地作业需要从设备选型、场地预处理、操作技巧以及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着手,采取综合有效的应对策略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挖机在湿地环境中安全、高效地完成作业任务,推动湿地工程建设顺利进行。